新海綿城市
一、海綿城市定義
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態系統功能和減少城市洪澇災害的發生。
二、海綿城市建設背景
2013年12月12日,習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的講話中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三、海綿城市設計理念
城市建設將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要規劃設計理念。
四、海綿城市遵循原則
海綿城市建設應遵循生態優先等原則,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海綿城市的建設,應將自來水與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通過不同的工藝,將水質進行凈化,回用。雨水綜合利用實施計劃,應因地制宜,符合當地實際情況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由簡單到復雜由易至難的實施
八海綿城市水系看作資源進行可持續利用,從源頭入手治污,根據不同下墊面特征和項目需求,采取不同的水收集和處理方式,實現對于中小型降雨的就地入滲和利用,對大型和特大型降雨實現就地滯留,在滯留之后進行延時排放,利用延時錯峰減小城市管網的壓力。
強調從給水的末端凈化水質,使人們直接飲用與國際接軌的健康水,節約80%左右的管網投資、同時節約污廢水、節約中水回用及污水調配的能耗費,處理后達標中水就地形成水系、風景、水網。
上一頁
在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