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
雨水收集利用的必要性
1.我國的雨水東南多,西北少,地區分布不均勻,季節分布亦不均勻;
2.人均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少,為世界人均可利用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3.污水處理的成本很高;
4.水資源供求的矛盾已經是制約我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缺水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雨水收集利用的可行性
1.天然雨水硬度低、污染物少,處理成本低廉(雨水回用的成本比自來水的成本低20%以上);
2.公共建筑可以結合中水系統一起利用,節省自來水用量(15~20年收回所有投資);
3.工業建筑的雨水回收后可用于部分工業用水;
4.相關的技術標準、規范已經陸續出版,國家政策向雨水回收利用方面傾斜,推進雨水回收利用標準化和產業化。
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性
1.淡水資源缺乏;
2.水污染已經十分嚴重,危及人類生存安全;
3.生態惡化;
4.雨水收集處理系統作為一種成本低廉的節水系統,其推廣與普及是解決水資源短缺,提高廢水利用率的一種有效措施:
5.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如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都在積極開發利用雨水,雨水回收后用于工業和農業。
雨水回收利用的方法和途徑
集蓄利用中水系統,建筑群或小區集中式雨水積蓄利用中水系統,分散式雨水滲透系統,集中式雨水滲透系統,屋頂綠化雨水利用系統,生態小區雨水綜合利用系統等。
具體講,雨水的利用包括下列方面:
(1)雨水的積蓄利用,用以緩解目前城市水資源緊缺的局面,是一種開源節流的有效途徑。
(2)雨水的間接利用,將雨水下滲會灌地下,補充涵養地下水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減少水澇等。
(3)雨水綜合利用,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種人工與自然水體,沼澤,濕地調蓄,凈化和利用城市徑流雨水,減少水澇,改善水環境系統和城市生態環境。
雨水利用比較表
雨水的收集
雨水收集流程:雨水粗分,初雨拋棄,在線過濾,雨水收集,雨水存儲,分質供水。
1. 雨水初分:雨水從屋頂匯集后進入落水管,與雨水同時進入落水管的樹葉,樹枝等粗大雜物被過濾網阻擋,雨水進入收集器。
2. 初雨拋棄:屋頂是露天的,容易受到污染,雨水沖洗了房頂等受雨的灰塵,以及可溶的與不可溶的雜物,因此這部分雨水被稱為初雨,應被拋棄。這類水一直直接排放。
3. 雨水分質收集:當降雨繼續進行,雨水經過無動力在線過濾器,進入收集器的雨水在流經過程中完成了在線過濾,去除了雨水中2mm以上的雜質進入第一個收集器,這類雨水可以用于澆花,進入第二個收集器,這類水可以用于生活雜用,如沖廁所,洗澡,洗衣服等。
雨水凈化處理
土壤凈化處理
國外雨水回收利用的情況概述
德國已經有完整的標準規范體系,實現了雨水回收系統標準化和產業化,(有大量各種規模和類型的工程和成功案例如:波茨坦廣場);
日本是亞洲重視城市雨水利用的典范,十分重視環境、資源的保護和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雨水利用率達20%以上,東京雨水利用會議模擬了超過100萬人口的大城市雨水利用系統;
北歐國家地理位置不同對雨水利用重視不同(水費的高低、雨水量的多少決定了北歐國家對待雨水收集利用的態度,地下水少且年降雨量小于650mm的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受到更多的重視,起的作用也就更大);
新加坡缺水嚴重,雨水利用比較成功,很好的解決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城市雨水利用的現狀和趨勢
1.從研究與示范工程向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2.城市雨水利用技術的集成化與國際化 ;
3.城市雨水利用向多目標和綜合性技術發展 ;
4.因地制宜,注重地區和項目的特殊性;
5.制定相關的法規與政策 ;
6.教育與民眾的參與
7.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市雨水利用的現狀和趨勢
雨水利用潛力分析表
存在的主要問題
(1)城市雨水利用與城市雨水管理(污染防治、防澇和排放等)的關系與對策;
(2)城市雨水利用與城市供水(地表水與地下水)的關系及統一管理;
(3)城市雨水利用與城市環境和生態建設的關系;
(4)城市雨水利用與建筑、城市規劃的關系及其對策;
(5)缺少相關法規與政策的支持;
(6)不同地區自然條件下的城市雨水利用戰略與技術路線;
(7)觀念的轉變。盡管城市雨水利用近20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并逐步形成水工業的一個分支領域和市場。但在許多方面還不成熟,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深入研究,在應用中不斷總結完善。
應用一
雨水綜合管理系統應用一
應用于雨水的存儲回用意義
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序調控雨水
避免暴雨和初期雨水直接進入河道造成的泛濫及污染
補給含水層
能很顯著的削減下水道中的流量峰值 ,有序的調洪
收集井能有效服務于環境敏感地帶,不占用地表面積,讓珍貴的土地用于停車場,體育場所或其他用途
應用二
應用于雨水的下滲
1.補給周圍的土壤和含水層
2.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序調控雨水
3.避免暴雨和初期雨水直接進入河道造成的泛濫及污染
3.RR收集井能有效服務于環境敏感地帶,不占用地表面積,讓珍貴的土地用于停車場,體育場所或其他用途
4.大容量且底部開口的收集井比常規的管石結構能提供更大的儲藏體積和下滲率
應用三
應用于因缺少水,植物無法生長的地帶
于生態相結合,給植被提供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補給周圍的土壤和含水層
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序調控雨水
避免暴雨和初期雨水直接進入河道造成的泛濫及污染
RR收集井能有效服務于環境敏感地帶,不占用地表面積,讓珍貴的土地用于停車場,體育場所或其他用途
大容量且底部開口的收集井比常規的管石結構能提供更大的儲藏體積和下滲率
在線留言